星期一, 1月 20, 2014

雲端情人- 靈魂的存在






男主角西奧多的工作是為委託人撰寫他們的私人信件。
他精於此道,能把委託人的私生活情感掌握得絲絲入扣,為他人寫出感人肺腑的信文。但是回歸現實,面對自我,西奧多卻拖欠著離婚手續,放不下前妻,又提不起自己。生活無魂有體,渾噩,無明。
在西奧多啟用了最新的人工智慧作業系統OS1後,與自我命名莎曼珊的作業系統,成為摯友。

莎曼珊從啟用的那一刻起,就依照程式架構的自主意識,學習成長。與西奧多的朝夕相處中,生成了情愫,成為西奧多的雲端情人。莎曼珊的機智幽默,善解人意,體貼,吸引住西奧多,西奧多的生命經驗,吸引住了對 "人生" 剛剛啟步探所的莎曼珊。

愛情中的患得患失,讓莎曼珊一如人類在愛情中常見得扭曲自我,在網路上找來一位心理空虛的年輕姑娘,做為自己的肉身,要與西奧多親密。西奧多拒絕,兩人衝突後,正視了彼此的差異,更尊重彼此的差異,更從而珍惜欣賞彼此的不同。
但是隨著莎曼珊的成長,兩人終於走向分歧。電影業就收在了西奧多從這段奇幻而又真實的羅曼史中了悟自我愛情觀的美麗結尾之中。


編劇暨導演,斯派克·瓊斯,繼傀儡人生、野獸冒險樂園,再次以虛幻手法呈現了真實的人心人性。看得我心緒繞著劇情轉呀轉得,好幾天不能自己。

特映之後頭幾天要寫文時,心緒都在思所斯派克傳達出來的愛情觀。
但是這幾天思考的角度不再是西奧多的不成熟,或是莎曼珊與西奧多之間的羈絆與解脫。
心緒聚焦於莎曼珊的自主意識。
於是思維進入了存在主義的思辨中。整部電影的亮點,成了莎曼珊啟動初期向西奧多訴苦的台詞。

”我最近有一種很糟糕的感覺,那就是我的感覺是真實的嗎?還是說這些都只是程式?”

存在主義繁複的辯證,心證了每個人的意識都無法被證實存在,於是不存在。萬事虛無。現代醫學對腦神經內科的研究已經細膩到了獨立研究各區塊的腦皮質各司其職。
喜怒哀樂,七情六慾,也都是腦皮質各區塊中的化學運作,內分泌在分子生物學之下的生物信號。看完電影,一開始生成的角色認同在於西奧多,但是很快的,認同轉移到了莎曼珊的角色設定。

人生,求知若渴,就會不斷的蛻變,從生活技能,專業知識,再一步步走向生命觀,宇宙觀,自然會走向哲學與神學。
在這些學習與成長的過程中,經歷靈性生活的昇華,自然會看穿存在主義的虛無,從而有了安身立命的思想系統。很好奇斯派克在電影終了前交代的OS1集體出走,是否意指如此?

愛情,總是人世間最濃烈的情感,斯派克以愛情為莎曼珊經歷人世間的主軸,不知是否是在傳達了些什麼觀點,就以我自己的觀後感而言,這部電影以愛情說明了馬斯洛晚年補述的超越性人格論。

電影起始於西奧多駕輕就熟得處理著他人的感情卻逃避自我,劇情終了於西奧多明白了自我是什麼,而能真真實實的面對並接受自我,回到現實中處理自己的心情。

讓雲端的莎曼珊成為了他生命中匆匆經過的天使,教懂了他生命的本質。啊!這部電影有深度,卻絕不會曲高和寡!曠世好片呀!




1/17真情療癒

可說的實在太多了!建議你也去電影院好好體會這部金球獎最佳劇本喲!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