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10月 09, 2013

日落真相 揭開日出東方的不敗神話(電影分享)

《日落真相》 10/9 磅礡上映 

廣島長崎原爆之前,日本已經提出了有條件投降,但是原爆攻擊之後日方在無條件投降之下,當初提出的條件,反而成了日本最大的恐懼,成了占領者的政治難題。

日本萬世一系天皇之存廢!
存,何存?
廢?何廢?

美國本土希望法理上發動戰爭的天皇被處死,日本以皇居為神居,全國上下活在誓死效忠天皇的意識形態之中。麥克阿瑟若沒處理好,勢必引來相臨北日本海的蘇共接管日本。美國陷入懲罰天皇失去日本,或是放過天皇失去民心的政治兩難。麥帥自己不在這兩個先射箭再劃靶的戰爭罪調查設計之間掙扎,而把燙手山竽扔給部屬之中的日本通,費勒准將。

費勒在軍校時期的日本戀人島田綾回日本後,在美日開戰前夕,費勒調駐日本與綾再續前緣……如今面對東京大轟炸之後的斷垣殘壁,又肩負影響歷史進程的戰爭罪犯調查案,費勒於公於私,要調查的事實在太多了,同時間又有其他將軍抱持著僵固的政治立場虎視眈眈得躲在暗處看著他……



夏花開在春曉之前的寒冬......
覺醒在昏昧的年代......

<落日真相> ,電影可貴之處在於虛構改編之處鉗於史實之中,卻不是改寫歷史本身。使近兩小時的電影,與前後近十年的近代史,有著三國志與三國演義一般的對比。對史實潤飾得恰到好處。

然而此劇的價值不僅只於藝術手法的巧妙。誠懇得說,這是我至今見過最有建設性的二戰日本主題大戲。是民族療癒的藝術極致!

如此高的評價,且聽我細說!

看看 <金陵十三釵>
"沒能在理性認知的基礎上去反對一目標,這本身就是危險的事。若反日是情緒反日,那麼就永遠只是中國人在反日,若反日是理性的反非人道,那關於二戰責任的反日會擴及其他國族。 <金陵十三钗> 的遺憾,就是在於因為電影拍得技法很有渲染力,反而把這個議題,推向反日不知日的死胡同裡。這議題,又被推進去一步。使大眾距離認知歷史問題,又遠了一步。"
(http://miracles-of-life.blogspot.tw/2012/02/blog-post.html)

<落日真相> 以日本俳句,以皇居內的君臣生態,以推動戰爭與結束戰爭時,關東軍、陸軍部、首相的任命與天皇的互動,表達了日本何以是日本!
以美日軍人世家的戀情,潤飾了陳述的手法,讓軍人說出自己是武士也是冷血屠夫的事實。

西田敏行飾演鹿島將軍,他在宣傳活動中說「劇本精準傳達日本人的心理讓我稱奇,」他說,「它了解日本文化並讓人深入洞察。」這是個多麼可悲的評析呀!
可悲,不在於個人,而在於國族,在於整個曾經受日本侵略的東亞國際。

戰後,德國在東西分裂之下,面對納粹暴行自我檢討,在東西德合併之後更是延續了面對戰後責任的政策,教育人民,重新打直腰桿好好做人。
曾有位美籍尊長問我身為東亞人民如何看態日本與德國戰後截然不同的態度。發動戰爭的法理責任,一方是納粹,是個政黨,是國族的局部。一方是天皇,是國族血脈象徵,是單一民族國家不可分割的整體。於是一邊選擇切割與面對,另一邊選擇了否認逃避。

如今再次檢視我對老爺爺的回答,我想答案更向著意識型態上延伸,一邊是文藝復興後的哲學基地,講究個體覺醒於集體,另一邊是階級運作,信奉集體主義的島國。其集體主義更甚於輸出文化到其領土的漢文化中國。
中國是大陸國家,各家思想學派有山川屏障保護,得以發育茁壯,存在而衝撞挑戰彼此的立場,使儒釋道並立於政治的表面,在政治之下暗流著不只九流十家的思想。
日本儒學,佛學,都是神道教的工具,而神道教起於西元前兩百餘年的彌生時代,其思想也是工具,是馬騎兵部族屠殺日本原住民蝦夷人的合理化,文化工程。其島國地形,高緯度,沿海相通,新勢力不易打翻神話時代的威權,於是大和國以百年前曹魏面對彌生後期的政治智慧,分封名義上的政治資源,維繫自我存在,以蘇我氏受封奠定往後一千七百年,至今不墜的傀儡皇權。

西方人對東方的費解,尚可理解,但是東亞鄰國對日本的不解,實屬悲哀,又更遑論日本人對日本的不認識,那又更是可悲。


極權的極致不在於政治,而是支撐政治的文化。當掌權派以一家人的血脈神格化,做為自己的政治籌碼,而且行之千百年而不墜,那麼不只是無產階級與非知識分子深信這神人的存在,資本家與知識分子也都對神人深信不疑,以至於掌權者挾此神人令全國上下行自己的意,卻也深信那不是自己的意,那是天意。
所以甲級戰犯至死也都不認罪……

比較文化學,甚至是比教宗教學,在戰後早已理出了日本何以啟戰的答案。
看著人心人性,在古今中外各文化中,以神之名,行出魔鬼的罪。
以天皇之名,行戰爭罪之實,以大航海時代的侵略戰辯稱日帝侵略無罪,模糊焦點,躲避各占領區內虐殺戰俘與平民的惡行,這不正如十字軍東征時,以殺死異教徒為贖罪之路,一樣的愚昧!
然而集體意識阻斷了個體將這個集體視作一個體,阻斷了這種去神化的反省。讓這謊言存續了千百年。

戰後已經超過一甲子了,終於出現了一部劇作忠實得以糢糊的清晰還原那舊大陸的極東之地。以太陽為名的民族。當彌生時代就展開的欺瞞在兩千年後崩解,符號化的民族正面迎向世界,卻不管痛得禁不住淚水直流都不願睜開眼;當生不如死的生離終成死別,過去醉心的分分秒秒都成了心頭上的錐子,扎著,不刺穿卻也不鬆落。

<落日真相>……有兒女情長,有英雄氣短,有國族悲歌,有每個戰火下孤單,不再完整,寂寥的哀働。蕩氣迴腸的電影拍出了廢墟焦土中露芽的菜苗,告訴觀眾,發動戰爭的無知與殘忍如何反噬其身,卻又吞噬不了留在潘多拉箱中的希望。

文化學說闡明的表裡,只是學者的智慧,唯有通俗藝術的轉化,風才能行,草才會偃。
終於!終於有一部電影觸及了這問題的核心!
做為一位東亞人,在此對製片團隊致敬!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