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10月 13, 2013

愛在戰火迷亂時 現實就是無配樂的第一人稱獨白(電影分享)




特映後的那晚,想動手把心得生出來,卻遲遲找不出自己的視野。

特映後的每個晚上,我都知道要寫篇心得,但是這真是一部我寫不下去的電影呀!電影中血腥的不是畫面,而是運鏡時避開血肉,卻引領觀眾看見鏡頭之外的殘酷。

好幾天之中,遲遲沒把這文章打出來。感覺有口氣悶著,想吐息卻又不知自己把它悶哪了!

當莎翁的讀者知道了茱麗葉年僅14歲,讀者如何看待這殉情的早戀呢?部分阿美族部落視14歲為成年的界線,這又會太早嗎?還是剛好呀? 

愛在戰火迷亂時故事主人翁12歲被迫槍殺雙親,加入革命軍,做為鈳鉭礦的奴工與軍隊的巫師。面對外在戰火掙扎求生,內在又飽受雙親的亡靈缚累。

逃離革命軍,戀愛,結婚,再被革命軍抓回去,被嶄殺自己丈夫的軍頭性侵,做為洩慾用的禁臠。
懷孕了,手刃自己腹中孩子的爹,再次脫逃。
被父母的亡靈糾纏,逃離亡夫的家人,獨自產子,回到出生的村落,埋葬雙親……
1214歲之間經歷了已開發社會中絕大多數人一輩子都不曾經歷的苦難。
電影,以做為禁臠而產子後,以送終與迎接充滿情感矛盾的新生命,結束了未盡的故事。



這樣的劇情,我要從何處切入呢?

寫電影中諷刺的宗教?
論述宗教與信仰之間的落差,人的原罪?
寫電影中使用的符號,把紅澄澄的棕梠油視作先進國家對非洲大陸的壓榨,把電影中的白雞、白子、白色亡靈串在一起,述說天下本是一家?
還是要把西非歷史考察一遍,寫非洲內戰的遠因與近因?
寫人心人性的受造?
以發展心理學,寫一個幼童如何在發育期承受心理打擊與濫用植物鹼生成幻覺,以解離自我,以分裂自我逃避苦處?……….

無論我怎麼嘗試,總覺得這些都是隔靴搔癢。

這一切只是一部電影嗎?
劇本把數不盡的悲苦聚焦在年幼的單一個體上,確實是讓觀眾在感性上難以承受,但是這些虛構的劇情,卻不只是虛構,而是散落在世界各內戰國家的現實人生。

剛果、賴比瑞亞、索馬利亞、烏干達、斯里蘭卡、葉門、巴基斯坦……我想那種怎麼寫都不對勁的無力感,就是來自於心中清楚,這些恐怖的悲哀,無淚的泣述,過去,現在,乃至於未來都必然存在。

曾讀過世界展望會對於非洲娃娃兵的報導文章,現在又浮現在腦海中了。軍頭以革命解放為名,割據農鄉勢力,守住礦產區賺取喪天良的稀有礦財,壯大後也不排除進擊政府,做取而代之的盤算。

革命軍習慣劈砍新佔領區每一戶的男主人,再逼迫其他家人把橫死的丈夫、父親、兒子,剁開來以大鍋煮了……以恐懼控制人心!會有愛在戰火迷亂時也是因為先有這些讓人髮指的戰禍呀!

思緒盤在電影裡的苦難在現實世界中,不間斷的發生著,於是在數日後,沉澱出來了下筆的位置。

從電影製播團隊如何從現實中取材孕化,下手撰文。

故事原型本源於緬甸。
在金奴葉改編與導演之下,將故事線移轉到相對較為西方世界所熟習並關注的剛果共和國。

金導,讓整部作品,以一個小女孩的無數悲苦堆疊而出。讓觀眾倒吸的每一口氣。使觀眾還來不及吐息,卻又來一陣驚嘆與愕婉,一疊又一疊,在肺裡堆出了一股陰霾,久久吐不出來。

這部電影於去年二月,震攝了第六十二屆柏林影展。
素人演員瑞秋.瑪瓦贊 Rachel Mwanza 的第一部作品,也是導演金奴葉 Kim Nguyen)自述,自己至今四部電影創作之中,最能忠實自己所求的洗練作品。

金導生長於加拿大魁北克。
越南父親與法裔加拿大母親組成的多元文化家庭,孕生出金導深刻而不具姿態的人文關懷。
金導為此片準備了十年的功夫。他走入剛果街頭攝影,捕捉每一個他看見的文化細節,試著從孩子的眼眸中觀察剛果。

十年磨一劍,完成了充滿人道關懷、同時控訴暴力的超現實劇作,以第一人稱倒述,緊湊的節奏,施展了專屬於他自己的金氏魔法,以如夢似幻般的氣氛刻劃現實。

在小男主角與女主角短暫的幸福時光之中,白化症聚落內追逐公雞的詳和歡喜,在棕梠油與屠夫肉舖之間看似和平的生活,卻都充滿了緊繃張力的隱喻。都使電影的尾勁更加強烈,足以讓觀眾走出戲院後好幾天,都還能在他烙下的影像中發現新意涵。
演員中最大亮點,無非是初試啼聲就拿下柏林影后的瑞秋.瑪瓦贊。
金導一開始就鐵了心,要花費漫長的時間打造這部大作,並堅持由剛果街頭海選面試戲份沉重的女主角。

金導在街頭發現被父母棄養的瑞秋深具潛質,而瑞秋自幼餐風露宿,朝不保夕的生命經驗切合了角色設定,演活了這角色,自然卻深入靈魂底層的演繹詮釋,讓她技壓群雌如黑馬般在柏林奪獎。更成了該屆影展的話題。

現實的戰鬥、精神世界的對抗、救贖、原諒、舊生命與新生命的拉扯……金導陳述的,不只是在虛幻影像中呈現了真實的戰火孤雛與其幼小卻滄桑的生命,更是把真實的孤兒,生命真實的苦楚與救贖領向世界舞台。金導用他的溫柔,陳述了強烈的呼求,讓所謂先進國家的娛樂界輿論,無可迴避得正視國際人道議題。我想這是他遠超越藝術領域的成就。

文勝質則史,質勝文則野。文質彬彬,然後君子。這部電影中的光影隱隱得照射出了金奴葉壯碩的精神巨人的背影。

愛在戰火迷亂時是部值得被每個人細細感受,慢慢思量的絕佳劇作。10/18院線。輔導級,個人建議高中以上的學生,邀三五好友,一同去電影院,經歷這場震撼。不論青年學子要以感恩現有生活歸結,或是去思索人性的可塑性,又或是有其他的發想,這部電影都會是一趟相當值得的心靈旅程。

在此寫不出來的,還須要你/妳去電影院親眼經歷呀!






緬甸兒童軍


點擊此初,這還有剛果內戰與娃娃兵的完整報導。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