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 3月 03, 2012

(電影)雨果的冒險,觀後感...人若無心,與機器何異?


關於<<雨果的冒險>>,在看了好多影評之後,我終於進了電影院。
太棒了。真是太棒了!好多年沒看到如此細緻的劇本,細緻,又不會曲高和寡。派拉蒙請英國片商製片,以巴黎為背景,完成了這部如歐陸小品令人低迴品味,又如美國電影平易近人的傑作!

近年來在小說與電影當道的奇幻文學,讓我誤以為雨果的冒險又是一段又一段的異想。沒想到故事的結構跳離異想的框架。它平凡,樸實,卻又更彰顯了不凡的意涵,陳述了夢從何處來,刻劃出夢想的力量,與因愛而不撓的意志力。

看似平凡的孤兒故事,結合一次世界大戰,戰後12年的巴黎火車站為背景。故事的主軸與副線,都是小人物,年齡有老有小,但是在這些平凡輪的廓線之下,散發著光芒。劇情,乃至於畫面不言而喻得傳達了,築夢的意志是人生最大的力量,最甜蜜的祝福。還有,當失去它時的痛,心中無法抹去的空洞、恐懼,怨懟有多麼煎熬人的靈魂。

細緻的歐陸風格,讓每一位角色的質感都很真實,立體。

劇情中,除了小男孩雨果的酗酒叔叔是個不打折扣的渾蛋。其餘的角色,在神情與肢體,在不明言的對白中,都立體了起來。每個角色的過去彷彿都有著豐富的故事,這讓電影真實了起來,使電影很飽滿,卻不壅擠。這尤其在站務監察員這個角色上格外明顯。他的過去,他的愛,他的自卑,他的堅持與矜持,他的信念,交代了並非單調的負面形象。同樣是孤兒,戰前的他,與戰後的小男主角,有何不同,為何不同?劇本在他簡單的對白中交代得恰如其分,不搶了故事主軸的光彩,又成功支撐起故事的說服力。

劇本讓每個角色都很飽滿,立體,而立體的不只是故事中的人,就連機器人也不例外!串起劇情的機器人與心形鑰匙,是這故事精神的核心象徵。

機器人是老爺爺的熱情,它代表老爺爺從魔術表演事業巔峰切換到電影事業的決心。老爺爺為了電影,把自己的心血結晶拆卸,取了零件,就為了製做他第一台放映機,這隱喻著機器人就是老爺爺的電影事業,呼應著機器人繪出的插畫,也吐露,對老爺爺而言,他的電影生命就是這部機器人。隨後,機器人在博物館中輾轉有了新的意義,成為小男孩雨果對父親的眷戀。雨果的父親為滿足兒子的好奇心修理機器人,雨果也為了找尋自己與亡父之間的聯繫而修理它。

冒險故事總是有寶藏,或許,在雨果的冒險中,開啟寶藏的關鍵就是那把心形鑰匙。它曾是老爺爺對老奶奶的愛,老爺爺打造了他這一生作品中最精密的機器人,而把啟動的權力浪漫得打造成鑰匙,交付給妻子。而它也是老一輩對小女孩的傳承。一戰,使女孩成為孤兒,也使老人家心理受創,但是老奶奶把鑰匙傳給義女,留下日後再次燃起熱情的楔子,沒讓心底的眷戀就此斷絕。而雨果的夢境中,鑰匙柄上的刻字,更顯示了這把鑰匙在雨果心中最深沉的夢想,渴望能與父親一起開個鐘錶行,執業過生活。關於夢,又或許夢境那橋段,劇本向觀眾們闡述了,如何找出自己人生的定位,就是憑藉著這些夢,驅動自己一步一步得去探索,最終找到自己,看見夢想,實踐夢想。

機器人是串起老人與小男孩的妙筆。機器人與鑰匙,都是真實具象的載具,乘載著抽象而真實的意念。熱情,執著,愛。

兩條劇情線路,由渴望冒險的小女孩鑽入鐘樓開始併軌。一把心形鑰匙,開啟了治癒兩老一少的心靈寶藏。鑰匙與機器人曾是是老爺爺的靈魂,是老爺爺義無反顧投身電影事業的證明,是雨果爸爸的父愛,是支撐雨果的心靈支柱,是傳承在世代之間的愛。
  
心形鑰匙在劇情中的流轉,到底象徵著什麼?

試著從機器人背後的心形鑰匙孔看進去,我想,或許我看見了答案。看見了,哪怕是機器人,而若失了一顆心,機器人只是機器,而人無心,就只是活著的機器,依靠著習慣度日。好習慣,壞習慣,也只不過是決定了這人是台好機器還壞機器。每個人都需要那一顆心。在那顆滿懷著夢想的心面前,人人誠若赤子,活著,而且散發異樣的,燦爛的光芒。

問自己,找到這顆心了嗎?

找尋這顆心的冒險旅途,未必一帆風順,未必舒坦,但是因為一份單純的渴慕而生出勇氣,會使探索過程中的阻礙都不足懼。而冒險旅途在找到這份寶藏後,人生後續的挑戰,再大,也都不足以蓋過心靈中那份不動搖的恬靜愉悅。

<<雨果的冒險>>劇本改寫自小說,雨果的秘密。走出電影院,感覺這故事的重點不是秘密,而是一趟心靈的冒險。一如冒險故事中的主角,總是在最後都找到了無價的寶藏,小雨果也在最後找到了一個溫暖的家。在我心中,雨果的冒險,更值得獲頒的奧斯卡是最佳改編劇本獎。它確實是數年才見一次的上乘作品。一部老少咸宜的好電影。在此推薦您去電影院中欣賞它。



星期日, 2月 26, 2012

(電影)金陵十三钗...扎在南京心頭的刀不只有日本刀



在佛山工作的那幾個月,看了些電影。第一部,是在一堆愛情肥皂電影中找了部中美混血的電影,想讓自己離開縈繞在工廠中的思緒,又不至於步出電影院時感到浪費錢。

金陵十三钗,看完,有些無奈。無奈的,不是戰火下的哀淒,而是戰後的爛帳。至今,加害人,被害人都陷在胡芻的泥淖中。電影本身,乏善可陳。簡單說,素材比電影好,電影需要更加的精闢,優異。但是十三钗失色了。看完後,只記得矯作的幾幕。例如,十二位女士在地窖中決議出面做替身的畫面,很不自然。在長廊般的地窖,卻櫛次鱗比高低有序,與地窖空間垂直排列得站與坐。這是官房聚會後大合照的姿態,不是正常大腦會排出來的對話姿態。



1945年的九月。中日戰火歇息,漫無止盡的文化敵對卻在接下來的東亞大亂鬥之中滋生。

十三钗故事背景是南京大屠殺,這場血腥的戰禍序幕是中日友好的大石頭。當下的中國不願放棄仇日的政治價值,歷來的日本不願承認先人的過失,不願面對民族歷史的醜惡。偏偏中日又是兩個強權,種種的時空背景使柏林的猶太人紀念碑與中日戰爭後的紀念建設形成了一種愈加鮮明的對比。

中國的文化浩劫在文革後一步步試圖走向恢復生息的康莊大道,但是中國人的醜惡在於自欺欺人以愚民,亦如日本人的醜惡也是自欺欺人,以無知被騙為由,將自己被害人的姿態放大,藉以模糊同時做為加害人的責任,尤有更甚者,直接否定加害事實。

中國藉仇日而團結人民,以仇日為新的民族圖騰。那是因為舊的圖騰好歸好,但是毒不少,要如何把博大精深的國學過濾出大漢沙文,過濾出男尊女卑,過濾出這些封建餘毒,把餘下精華萃煉成為新的民族魂魄,這工程,又怎是當下的中國能辦到的?!建國後對舊文化的批判猶在,四級,五級都市的老廟上都還留著斑駁的毛語錄,這個國族要如何找回自我?仇日是這局面下的一種特效藥。但是這藥能撐多久?還能壓住與侵華無關的病症嗎?現今的社會矛盾,階級對立,貧者麻木,富者炫富,宗教扭曲,文化貧瘠,這些問題與責任與日本侵華的關係,隨著歲月漸漸轉移回中國自家人身上。

而日本,為了脆弱的民族尊嚴,學校不教近代史,使人民只知明治維新的突飛猛進,不知武士道在維新過程的扭曲淪喪,而成帝國主義的奴才,草菅人命的鷹犬。戰後的日本被美國風潮洗禮,國際化的日本與戰前判若兩個國度。但是不明近代歷史的現代日本人,只知祖父輩戰後重建的苦,卻不知曾祖父在戰爭中的喪心病狂行徑。

兩造雙方的矛盾中,日本只會自欺得在自己國內洗腦人民,中國在對日本賴皮時更是火大,於是乎,持續向全世界廣播這段歷史。久了,日本人對這段過去的無賴態度,被國際愈加鄙視。久了,中國的仇日讓自己對這段歷史產生刻版印象,成了反日而不知日的民族仇視。

若是有興趣去細數中國這十年的抗日電視電影作品。那拼出來的真相,十分醜陋,愚昧。而醜的,不只是日本人逃避現實的臉譜…

回歸到這電影。中國一年只准二十部外國電影進口,例如福爾摩斯II 的編號是2012 的第一部,不可能的任務VI 是第二部。張藝謀以中資引好萊塢的團隊進中國拍片,規避了,於是能吃中國市場,又能去國際撈錢,不佔著這二十部的名額。但是這電影為民族的明天做出了什麼貢獻嗎?對南京大屠殺的日方背景有交代?千篇一律沉陷在舊模式之中,呈現日帝的瘋狂冷血。真是商業中的商業。實在不可取,甚至可惡。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尤唱後庭花。是嗎?是,又怎樣?最起碼商女不去利用亡國恨。再看看導演與製片吧!利用亡國恨,隔著歷史的長河,數著花花綠綠的人民幣。


期待能有一部電影,讓閱聽人因知日而反日,反的是日本民族性的黑暗面,而不是去抹煞這個民族。唯有追本溯源的交代日本人在二戰亞洲戰場的兇殘來自民族性的哪一段演變,才能讓日本人明白自家老祖父幹了啥事,為何當初認定戰爭有崇高的目的,為何自家軍紀好,卻又在918進犯東北至無條件投降中間十四年,放任軍隊在佔領區進行大大小小的屠殺。

沒能在理性認知的基礎上去反對一目標,這本身就是危險的事。


若反日是情緒反日,那麼就永遠只是中國人在反日,若反日是理性的反非人道,那關於二戰責任的反日會擴及其他國族。看<<金陵十三钗>>的遺憾,就是在於因為電影拍得技法很有渲染力,反而把這個議題,推向反日不知日的死胡同裡。這議題,又被推進去一步。使大眾距離認知歷史問題,又遠了一步...可惜!!


我在一堆愛情肥皂電影中找了部中美混血的電影,以為能讓自己在步出電影院時不會感到浪費錢。結果我錯了。